作者:佚名       来源于:趣味地理

作者:小楼老师

  很多家长都有责骂孩子的习惯,但却没想到语言暴力带来的严重后果有时远甚于身体暴力。

  我们在很多地方会遭遇到语言攻击,我们也可能用语言伤害别人,这种攻击形成的伤痕不会留在身体上,却会留在心灵上,甚至久久不愈。

  最容易遭到语言暴力的是孩子。我一直认为,如果父母知道语言暴力对孩子有这么大影响后,会不忍心再不假思索地辱骂孩子。
 

  关于语言暴力,这5点所有父母都该知道

  1、身体伤痛和情绪伤痛的脑回路是相同的

  密歇根大学的Ethan Kross博士一项实验发现,情绪和身体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非常相似,当一个人说感到“心碎”的时候,“心碎”其实已经不完全是一个比喻了,他神经系统可能真的体验到了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当父母辱骂自己孩子的时候,孩子情绪上遭受到的创伤,可能和身体受到伤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2.言语侮辱会改变孩子发育中的大脑结构

  大脑结构除了受到基因影响,还会受到后天经历影响,孩子大脑正在发育,尚未定型,他们对言语暴力调节能力比成年人差很远。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发现,言语侮辱会造成孩子大脑“损伤”。言语暴力最容易影响的大脑区域是胼胝体(主要负责两个大脑半球间传递动机、感觉和认知信息的区域),海马回(负责管理情绪的大脑区域),和前额叶(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大脑区域)。

  当环境充满了压力,并且需求常常被剥夺,人类的大脑为了调整状态适应环境,会转换为“求存模式”。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中,若他们总生活在苛责、匮乏的环境中,他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的结构。

  这也是我们会见到有些童年贫穷、家庭不幸的人,即便他们成年后生活环境已经出现了极大的改善,他们也很难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很多人仍然像过去一样过于谨慎、胆怯、吝啬、,倾向于讨好他人,躲在角落希望不被人注意等等。

  3.言语攻击造成的消极后果难以用“爱意”抵消
  如果父母中一方言语中充满爱意,能否抵消掉另一方言语攻击造成的消极效果呢?

  研究显示,不太可能。

  如果母亲是一个温和充满爱的人,而父亲则常常辱骂孩子,母亲的慈爱也没办法抵消孩子受到来自父亲的消极影响。

  此外,如果父母对孩子态度不稳定,时而言语温和、充满爱意,时而又恶意攻击,那些温柔的时刻也很难减少攻击时刻造成的影响。

  4.故意的情绪伤害影响效果更久远

  想想你身上的伤口,比起“无意的”或“不小心”造成的伤害,有人故意给你造成的伤害,痛苦持续时间更久,疼痛程度也更甚。

  人们对给自己造成伤害的人的动机评估也会影响对痛苦的感受。刻意的侮辱对一个人伤害远大于无意中的伤害。

  如果一个孩子时常都被他人故意言语攻击,贬低,即便这些话语听上去可能只是一句“嘲讽”,孩子受到的伤害也非常严重。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正在遭受外界持续的言语侮辱,来自同学、老师、兄弟姐妹等等,作为父母你必须要立即干涉,让他们停止这么做,因为这和持续殴打你的孩子没什么太大区别。

  5.言语攻击会变成“内在的批判声音”
  我在《孩子胆小、没自信,根源或许只有一个》这篇文章中提到过“内在的批判声音”,这是一种内化了的批评声,常常存在于一个人的大脑中,会在他做某些事情或者评价自己时出现,有点像自言自语,但是却对自己充满了否定和批判,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加自卑。在一些消极事件发生时,有些人脑中会出现这种声音,比如“我不够好,所以好事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或者“倒霉的事情就会发生在我身上,因为我一无是处”等等。

  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承受着外界的苛责与批判,他们人格中消极一面就会得到滋养,不断壮大,这一面被称为“反自我”。

  也就是说,常常被苛责的孩子,即便成年后苛责他们的人已经不存在了,他也会把这个人对他的态度变成自己对自己的态度,时常苛责自己。

  作为父母,你要非常清晰地意识到,言语伤害对孩子影响深远,它所有的痕迹都刻在了孩子心里,而且确实会改变人的生理结构——大脑结构。若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带着一个“受损”的大脑结构一直到成年,就别在成长过程中用“暴力语言”伤害他。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比修复一个破损的成人容易得多。

  做一位能够和孩子好好说话的父母,比送孩子什么礼物都好。




上一篇电子产品损害的不止是孩子的视力!美国儿科学会教你量身定做“限看令”

下一篇什么样的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更有利:父母的素质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