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趣味地理

  夏至,最早有文献记载是《尚书·尧典》,尧命羲叔去南方观测大火星(心宿二),以正仲夏(夏至),又用观测日影的办法,比较全年所纪日影,夏至这天,北半球日影最短。

  夏至亦称夏节、夏至节,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谚语:“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夏至日那天,整个地球上除北极点和南极圈内的极夜地区外,所有地点的日出方向都是从东北方开始的,在西北方落下。

  物候特征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音骇);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礼记》中记载:“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天地运作有序,万物生长有时,人间循时利用万物得以厚生。一年中听到了大黑蝉开始鸣叫,表示夏至到了;此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有一种植物在夏季的中期,也就是夏至开始生长,故而人们给取了“半夏”这个名,而木槿花到了夏至就逐渐繁盛开花了。

  鹿角解,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礼记疏云∶鹿夏至而解角,谓消长使然。意思是说鹿角在夏至脱落,是自然界万物更替的结果。

蝉鸣.jpg

  蝉始鸣,蝉,又称“知了”、“蟪蛄”、“伏天儿”。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蝉鸣是蝉的一种有效的求偶手段,会鸣的都是雄蝉。

  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出生所以得名。入药很早,《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下品”之药。《礼记·月令》云,“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半夏。”

  农事农谚

  夏至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节,向日葵,夏至之花,明朝时,就被普遍使用,向日葵圆脸般盛开的花随太阳转向,看到向日葵,谁能不想起盛夏来临了呢。马齿苋又名“五行草”、“长命草”,俗称半支莲,刘若愚《芜史》中有记载,在夏至日插戴马齿苋能益寿延年。其他如绣球花、夹竹桃和“天中五瑞”,这些夏至时节开的花,都在添加福气和风物诗情。

  “夏至棉田草,胜如毒蛇咬”。夏至农作物生长茂盛,田间杂草病虫亦迅速滋生蔓延,乡间耕作尤显繁忙。

  夏至养生

  夏至过后,正午太阳高度角也会逐日降低。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在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伏天。《释名·释天》说:“伏者,金气伏茂之日也。”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俗称三伏。师古曰:“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也。”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古代医家有“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的说法,认为人体合于四时阴阳则不会生病,这是中国古代医学“天人合一”的阴阳消长规律的观点。

西瓜.jpg

  古人在夏至有避暑的风俗,唐代诗人韦应物诗《夏至避暑北池》起头就说:“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显然,在唐代时,人们就普遍认识到夏至的宇宙理象,同时感时而忧患施政教化未能即时。

  夏至祭祀后,文武百官要放假三天,回家祭祀先祖,与亲友过节,同时民间劳作者也要休息,商人则要歇市,全国上下都处于闭关状态。这是上古流传而来的修身养性的好传统。《辽史》礼志记载:夏至之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以驱蚊抑臭。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有一首夏至九九歌,以九天为一小程,共九程八十一天,描写夏天的气候与景象演变,广为流传: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在东北,只有《冬九九歌》,而无《夏九九歌》。关于气温的变幻,在东北只有一句话:“夏至不拿棉。”

  民间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首先是多吃冷食、凉食、瓜果。由于夏天白天长、炎热,入夜又难眠,各地都提倡睡午觉。

  吃馄饨辟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 | 寒露惊秋晚 朝看菊渐黄

下一篇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