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趣味地理
原标题:19厘米的长城工牌 揭开河西走廊明长城修筑之谜
1975年,甘肃嘉峪关城外,一段长城的暗格上 ,发现一块19厘米大的石牌。这就是明长城的施工牌,简称长城工牌。它见证了明长城的施工制度,揭开了明长城,屹立戈壁荒原数百年不倒之谜。
那么,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明长城,究竟是如何的修建的呢?
1.甘肃大地千里明长城
从兰州往西,过永登,翻越乌鞘岭,沿着公路,一路向西,穿行于千里河西走廊。车外,南北两面群山连绵,古老长城不时在车窗外面一晃而过。这些长城遗迹,多是明长城遗迹。它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高大,直立,似乎从地下直直地长出来的一样,就那样猛然横亘在河西走廊的戈壁荒原,村庄田地中。
河西走廊的明长城,已经屹立了五百年之久。它们同风沙对抗,同游牧民族的刀枪剑戟对抗,同人为的毁坏对抗,留下了一道道不屈的遗迹。
甘肃境内的明长城西起讨赖河谷边的第一墩,过嘉峪关,一路向东,经酒泉、金塔,然后折向东南,经高台、临泽、张掖,再从山丹东南行经永昌,再折北至民勤,又折南而下经武威凉州区黄羊镇以东的东滩,向南穿古浪峡,越乌鞘岭,沿庄浪河,纵贯永登全境,至兰州黄河北的盐场堡。
这是甘肃明长城的主线,主要修筑于嘉靖、隆庆、万历年三朝,特别是嘉靖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1547年-1548年)曾大规模修筑甘肃境内长城。
明长城还有两条复线:一条是兰州的“河南边墙”,分布黄河南岸,西起临洮,经永靖、巴米山、红柳台、盐锅峡、上下诠、小茨沟等地,再过市区沿黄河南岸向东,至来紫堡、青城,出榆中大狼沟至靖远。几年前,兰州拱星墩干休所院内也有一段长城遗迹。
“河南边墙”是正统十四年“木堡事变”后的产物。1449年,明军在土木堡被蒙古军队打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整个明朝北部的战略形势急转直下,全面转入守势的情况下,利用了原有的秦长城残基,修筑了这段长城。
另一条则是“甘肃新边”,修筑于松山战役之后的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它西接黄羊镇以东的东滩明长城主线,经古浪土门、大靖、裴家营、景泰索桥渡,长约400里。这是明代最后的大型防御工程。而兰州的黄河北边墙,也是这个时候修筑的。可惜,甘肃新边防御体系建成后十年,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就以七大恨为由起兵,从此,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
在河西走廊,明长城和汉长城,时而重合,时而分离,在大漠戈壁间,纵横奔驰,留下无数传说,也留下无数遐想。细细观察,分离的地方,明长城,往往在汉长城南侧十几里地方,汉长城多被沙漠所包围。这就是汉明间,1400多年来长城沿线生态巨变的见证。
2.嘉峪关长城暗格发现“长城工牌”
嘉峪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第一个关隘。尽管之前的汉、唐,都曾在此修筑了相对简陋的关城,但让人记住的却只有这座大明王朝的嘉峪关。嘉峪关始筑于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最初只是个简陋的关城,并没有延伸到南北两山的长城。此时,大明王朝正值少年,朝气蓬勃,无人敢捋虎须,谁惹就灭谁,蒙古各部不是归降就是望风而逃,关西七卫也小心翼翼,一个象征就够了。
故而在1372年后的160年间,嘉峪关两翼并无长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大明王朝走上了下坡路,人们才开始修筑了嘉峪关南北两翼的长城,有了这两条长城,彻底给河西走廊上了一把大锁。
此时,中国经济重心早已转移,陆路丝绸之路也彻底衰落,大航海时代方兴未艾。嘉峪关只能惨淡地维持着大明帝国的颜面。有意思的是,被金庸写入《鹿鼎记》的赵良栋、王进宝、孙思克、张勇都曾驻防“甘肃新边”等长城沿线,他们在镇压吴三桂叛乱中大显身手,《清史稿》中将他们称为“河西四将”。如果算上岳钟麒、张广泗,甘肃新边沿线可谓是名将辈出。
可见,长城并不是保守和封闭,它是保护和发展,是丝绸之路的守护者。没有长城,就没有丝绸之路,两者相辅相成。
河西走廊的长城,绝大部分是夯土墙,也有一部分城堡烽火台是夯土墙,外包青砖,还有一部分房舍和城墙附属墙用土坯修建。那么,明长城是如何修建的?它采用了是什么样建筑技术?人们从那件“长城工牌”中发现了长城修建的秘密。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河西走廊:曾是匈奴的军工中心!失去祁连山,匈奴只能远走漠北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