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趣味地理
暴雨是降水强度很大的雨,我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叫暴雨。其特点是雨量大,雨时短,来势猛,人们常用倾盆大雨来形容它。暴雨来临时,往往乌云密布,或雷鸣电闪,或狂风大作,还可伴有龙卷、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洪涝渍害、交通堵塞、航班延误、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同时也会带来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巨大,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我国是一个多暴雨的国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每年夏季都深受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暴发和盛行期间正值我国的雨季或汛期,也就是暴雨多发季节。季风气流从海上带来丰沛水汽及不稳定空气,是暴雨发生的关键原因之一。
随着夏季风暴发、盛行和向北或快或慢地推进,我国主雨带也在向北移动,先后影响华南、江淮、华北。
我国暴雨“个性”鲜明,具有四个主要特征——
时间集中。我国暴雨主要集中发生在5—8月汛期,如华北地区暴雨集中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即“七下八上”。高峰期,则集中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这就是著名的东亚梅雨季。
强度大、极值高。如果与相同气候区中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暴雨脾气不可谓不大,暴怒之下,极值很高。如在去年7月20日的强降水过程中,郑州附近的单站已经突破200毫米/小时,刷新河南林庄1975年8月5日创下的纪录;又如1963年9月10日,24小时降水极值出现在台湾地区,达到1248毫米,打破世界纪录。
持续时间长。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暴雨持续的时间从几小时到63天。甚至有研究认为,1986年的梅雨长达65天。时间上被如此“偏爱”,给生产生活带来的麻烦却让公众苦不堪言。
影响范围大。长江流域的暴雨区面积是全国最大的,雨带多呈东西走向,如1954年和1998年特大暴雨,600毫米以上的降水区覆盖了长江流域的绝大部分地区;1991年的江淮流域特大暴雨面积也覆盖了十几万平方公里。
研究显示,近几十年日降水量大于200毫米的地区,无一例外分布在华南、江淮流域和华北三个夏季主雨带内,由暴雨引起的洪涝分布与此十分相似。这意味着,在我国东部,绝大部分暴雨是造成流域洪涝的主要原因。
基于以上这些鲜明“个性”,暴雨可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尤其是持续性大暴雨,是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受暴雨落区影响,我国易受洪涝灾害的地区主要有5个,其发生频次不一。华南区域每3年1~2次,湖南与江西北部每年约2~3次,长江中下游和华东沿海每2~3年1次,淮河、黄河流域每2~3年1次,东北东部的松花江和辽河流域约每7~8年一次。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暴雨的鲜明个性是“原生环境”造成的,暴雨主要由大尺度、中尺度等不同时间尺度系统单独作用或者相互作用而产生,不能割裂地看待。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暴雨发生的条件也在变化,可能会造成极端性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升高。近几十年,全球城市化迅速发展,大城市或超大城市群地区的暴雨及其特征变化备受关注,也正成为下一步暴雨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
上一篇: 威马逊台风是哪一年(海南威马逊台风是哪一年发生的)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