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趣味地理

  今年夏天,“雪糕刺客”一词在网络上瞬间火了。当然,“雪糕刺客”并不是某个杀手的化名,它居然是代表了一类雪糕。这类雪糕看起来平平无奇,岁月静好地躺在便利店的冰柜里,但当你拿去付钱的时候,它的价格就像一把隐形的剑,狠狠刺痛你……当你被“雪糕刺客”伤透了钱包,大声感慨“众里寻他千百度,没有低于两位数”之时,也许古人会穿越时光拥抱你,因为他们曾经也被刺得够呛。

  雪糕刺客过于隐秘,皇帝家也吃不消它的暗箭

  其实早在商周时期,古人就迫于烈日的炙烤,动起了吃冰的念头,但他们也只是喝点简单而又昂贵的冰饮而已。雪糕刺客真正横行于世、刺伤人类钱包之时,已是大唐。

  现代便利店冰柜里的雪糕再怎么平平无奇,但至少它们没有隐瞒自己是雪糕这个事实,而来自大唐的雪糕刺客要狡猾得多。它极具隐秘性,看起来“人畜无害”,但就算是皇帝到了结账的时候,也会感到恐慌。它就是大唐第一雪糕刺客——酥山。

  作为大唐第一雪糕刺客,酥山看起来更像是一盆植物,人们在章怀太子李贤墓室的壁画上就曾见过它,画中的它被侍女捧在手中,正欲拿去献给主人。后经考证,人们才知道这盆植物就是大名鼎鼎的酥山。古人讲究向死而生,所以估计李贤生前就很爱吃这个酥山,于是画师们就在李贤墓室的壁画上直接给他安排了,希望他到另一个世界后,也能在炎炎夏日,吃上这么一盆酥山。

  是的,你没看错,一盆酥山,唐代装酥山的器皿在现代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盆。但,酥山的分量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酥山的原料与制作工艺。酥山,相当于我们吃的全乳脂冰淇淋。它的原料“酥”与我们现代的奶油、黄油大致接近,是一种乳制品,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相对原料,酥山的制作工艺就更加绝妙了。

  唐代诗人王泠然还专门写了篇《苏合山赋》对此进行了描述:“素手淋沥而象起,玄冬涸冱而体成。”其中“素手淋沥而象起”这个步骤就是“滴酥”。所谓“滴酥”,操作起来有点像在蛋糕坯上挤奶油裱花:先将类似黄油块的酥低温加热到近乎融化,再拌入蔗浆或蜂蜜,随后由侍女们拿在手里,在放有冰沙的扁平器皿上滴淋,一边滴淋,一边还得给它凹造型。待酥被滴淋成山峦起伏的形状后,必须要经过冷冻定型,这样它才会冻黏在器皿上。当酥山冷冻定型后,在端上宴席之前,它还需要被“打扮”一番,比如插上一些手工做的彩树、假花作为装饰。至于酥山的口感,唐代诗人王泠然也在这篇赋中描述了:“随玉箸而必进,非固非吝;触皓齿而便消,是津是润……”入口即化,冰凉绵密。

  酥山的制作方法听起来已经很浮夸了吧?没关系,唐代还有更加浮夸的玉露团,这位进阶版的雪糕刺客曾出现在烧尾宴上,它的旁注是“雕酥”,也就是在冻酥成型后,还要对它进行雕刻、摆盘,最后要凹出玉露花那样晶莹剔透的造型。

  原材料这么昂贵,制作工艺如此繁琐,酥山及玉露团为何会成为看起来平平无奇、隐藏极深的雪糕刺客呢?这是因为它们通常作为配餐甜点出现在奢靡成风的宴会上,比如烧尾宴上,与用金玉器皿盛放的海陆珍馐放在一起,于是它昂贵的价格就这样被隐藏了起来。

  可就算是隐藏得再好,也总要有结账的那天。在雪糕刺客们横行多年后,到了开元天宝年间,宴赐越来越频繁。据《资治通鉴》载:“天宝九载(750),时诸贵戚竞以进食相尚上,命宦官姚思艺为检校进食使。水陆珍馐数千盘,一盘费中人十家之产。中书舍人窦华尝退朝,值公主进食列于中衢,传呼按辔出其间,宫苑小儿数百奋梃于前,华仅以身免。”这个吃法哪里得了?不说铺张浪费了,就算是对朝政也有诸多弊端,于是唐玄宗大手一挥,下令:“不许再这样吃下去了,尤其是那个烧尾宴,不能再搞了!”

  当这些奢靡的宴会被渐渐取消后,酥山、玉露团这些雪糕刺客再也无法隐秘在一堆海陆珍馐中了。它们成为可以“单点”的冷冻甜点后,真实的价格也被暴露了出来。如此一来,皇亲贵胄们也不能像从前那样隔三岔五就去享用一回。

  可见,就算是皇家,也怕中了雪糕刺客的剑。

  古人与雪糕刺客频频过招,想赢要靠团结

  雪糕刺客的暗箭,终究是难防。皇亲贵胄怕,民间老百姓自然也怕。

  要说起被雪糕刺客刺伤过的古人,受伤最惨重的莫过于杜甫。他曾写过一句“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这句诗看起来充满了夏日游玩时的惬意,尤其是玩到一半时,还能弄点昂贵的雪糕吃吃,殊不知这杯雪糕也是一位刺客,它狠狠地刺了杜甫一剑。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漫话古代夜市

下一篇古诗词里的蝉之吟唱:蝉鸣一声清溽暑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