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趣味地理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一个月,收获16亿多元的票房。此时,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这些大唐诗人因何具有这么强大的吸粉能力,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理解和发现。
在影片中,我们与那些著名诗人见面,读到了他们的经典诗篇,领略到了恢宏壮丽的大唐气象,感悟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某些深层原因。
影片把诗、诗人、时代大事件串联交织到一起,在人物命运沉浮中,展示时代变迁。《长安三万里》能把故事讲出深沉的历史感,是影片赢得口碑与票房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还是要把故事讲好。
一提到唐朝,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唐诗。《长安三万里》紧紧抓住了这一点。
影片一开场,面对使臣程公公“怎样与李白相识”的询问,高适回答:与李白曾是好友,以诗为友。使臣则答:我朝人人习诗,上至圣上,下至贩夫走卒,何奇之有?
这一番对答,展示出诗歌在唐朝之盛。
根据片方提供的数据,影片中先后提到48首诗。这些诗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旦被当作“主角”,大大提升了影片的亲和力,为影片积累起旺盛的人气。眼下正处在暑期档,很多家长带孩子看电影,就是奔着学诗、背诗来的,希望借此培养孩子对诗歌、对文学的兴趣。从反馈看,效果确实不错。
产生亲和力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些。很多人看后说,虽然生活已经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但是听着这些熟悉的诗句,唤醒很多回忆,突然之间又有了新的感悟。显然,这种效果是其他影片或其他类型的影片所无法带来的。
那些著名的诗人纷纷走上前台。他们之间的很多缘分都与诗有关。
《长安三万里》在高适的回忆中展开。在高适回忆与李白交往的过程中,杜甫、王维、王昌龄、贺知章、孟浩然等一一登场。这几位重量级诗人常以诗互相酬唱应答。比如,传奇的“旗亭画壁”,正是王昌龄与高适、王之涣三位好友留下的一段诗坛佳话。
常建作为新科进士也小小露了一面。常建与王昌龄是同榜进士,他能露一面,更主要应该与成语“曲径通幽”广为人知且太招人喜欢有关。常建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联,正是“曲径通幽”的出处。这种意境令人神往。
同时,要费尽心思把故事的意义讲明白。
在诗人写诗、诗友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长安三万里》想告诉我们的大唐气象。这也正是影片的意义所在。
这种体现在“诗意长安”中的大唐气象,我觉得可以用文武兼擅、情义并重、收放自如三个词来概括。
就文武兼擅而言,李白、高适无不如此。李白是“诗仙”。从影片中我们看到,李白也是一位武林高手。他不仅剑术高超,而且懂相扑。更神奇的是,他还有一手召唤百鸟的神技。吹一声口哨,群鸟飞集,纷纷前来听他调遣。
现实中的李白武功真的如此高强吗?答案是肯定的。他的剑术确属上乘。在《与韩荆州书》中,李白自我介绍:“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另外,驯鸟术也非虚构。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李白这样说:“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可见,他确实懂这项能召唤群鸟的技术。
情义并重,是说他们的人际交往既重情也重义。在影片中,李白、高适二人的兄弟之情,得到多方面展示。两人因诗成为好友,虽然性格不太一样,李白外向,高适内向;作风不一样,高适稳重,李白率真。但是,两人之间的友情相当深挚。半生颠沛,友情不渝,其中贯穿着一个“义”字。
影片中,还特别表现了李白对吴指南的一番好友深情。李白称吴指南为“吴兄”,两人结识于庐山,并成莫逆之交。之后,一起仗剑出游。吴指南不幸离世,李白带着他的遗骨,四处游历,誓言一定要找到一个灵秀之处将他安葬。这里面,有情也有义。
李白把自己与吴兄的故事讲给高适听,高适大受震撼。这让高适认识到了李白在狂放不羁外的另一面。这又怎能不影响到高适与李白的交往。
收放自如,主要还是体现在能屈能伸上。在大唐,无论习文还是练武,诗人的共同追求是“直趋长安,叩天子门,成不世之功”。怀揣着这种梦想,他们无不豪情万丈。杜甫豪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更是高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正因此,李白喜道术,但是他又决定,在修道之前,要先取功名,期待着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对此,李白信心百倍,认为功名指日可待、唾手可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经典诗词何以青春焕发
下一篇: 到数字文学博物馆体味古都文韵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