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趣味地理
行星发动机、太空电梯……国产科幻如何拥抱未来 听听刘慈欣怎么说
眼下,电影《流浪地球2》正在全国院线热映。同时,由《三体》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也正在总台电视剧频道和央视频等平台热播。作为《流浪地球》和《三体》的原著作者,科幻作家刘慈欣如何看待这两部正在热映的国产科幻影视作品?科幻电影如何拥抱未来?今天的时空访问,总台记者独家采访科幻作家刘慈欣。
国产科幻影视如何超越想象力?
刘慈欣认为,《流浪地球2》给了更为“纪实”的科幻想象,科幻可能是未来的历史,人工智能也离我们越来越近,这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思考。在谈到电影《流浪地球2》的宏大叙事、特效技术时,刘慈欣反复提到了震撼二字。
刘慈欣:《流浪地球2》给人一个很震撼的感觉。因为系列电影,一般来说,后面的续集不如第一部,世界电影史上很少有一个系列电影是后面拍的比前面好。但是《流浪地球2》,确实全方位超越了第一部的水平。从特效,到表演,到故事,都比第一部超越了很多。
正在热映的电视剧《三体》,被不少网友们评价为,对原著的还原度极高。这一点也得到了刘慈欣的认可。
刘慈欣:电视剧我不太好最终评价,因为你毕竟只看了三分之一,我们也不知道后面是什么样子,但看过的这部分,感觉它很精确地还原了书里面,把书里面的内容很精确地用这种电视图像表现出来,而且它表现出来的那些画面都很符合,包括作者也好,包括读者也好,很符合他们的想象。
刘慈欣介绍,《流浪地球2》是影片创作团队原创的一部作品,并非原著小说的改编,体现出国产科幻片在制作能力和水准上的超越和提升。
刘慈欣:《流浪地球》第二部它和我的小说原著没有什么关系了。所以这给人一个很大的鼓舞,这个鼓舞在哪呢?以前说中国的科幻电影热衷于改编,先找一个IP文学作品、科幻小说,然后把它改编,这其实多少有些无奈之举,因为科幻电影其实更适合于原创剧本、不是改编,改编也有,但是世界科幻电影,它很大一部分是原创的,但问题我们现在科幻剧本原创的力量在国内还是比较薄弱的,我们编剧不少,优秀的编剧也很多,但你要说对科幻比较熟悉的优秀编剧,还是比较缺的。但是,《流浪地球2》确实改变了我这种看法,我觉得我们要是努力去原创这种科幻电影的话,不从小说IP改编的话,现在也具有相当的能力水平了。
对于小说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刘慈欣也持相对开放态度,他认为科幻文学的内容,其实更适合用可视图像的方式来表现。
刘慈欣:每一个文字作者,他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变成影视。有些不希望的,可能是担心人们曲解他的东西,但大部分我觉得还是有这个期望的。对于科幻作者来说,尤其是这样。为什么呢?因为科幻文学的内容,其实它更适合用可视图像的方式来表现,对于科幻艺术来说,影像的力量要比文字的力量大得多,因为文字有些时候对我们纯粹想象的东西,你很难把它精确地传达给读者,影像却可以。
国内“科幻热”不断升温 土壤在哪儿?
目前国内正在不断升温的“科幻热”,土壤在哪里呢?对于这个问题,刘慈欣表示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深刻推动着影片的突破和跨越,这是科幻文学、科幻电影存在和发展的土壤。
刘慈欣:我们现在科幻的发展,包括我们现在上映的电影、成功的电影、电视剧,当然他是创作者努力的产物,但是从本质上说,他是时代的产物。我举一个例子吧,你就拿《流浪地球2》来说,如果放到30年前,你拍这么一部电影,首先这个电影是拍不成的,因为投资的人就会说,这个电影不可信,中国人他怎么能拯救了世界,他们怎么会有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呢,他们哪有那么庞大的超现代的机器,那种天空电梯,他们还能炸毁月球,说这个都觉得不是太可信的,但是现在我们没有这种感觉,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首先就让科幻变得离我们可以欣赏的地方了。另一个方面,中国现在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周围的现实、我们的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个和三十年前是不一样的,这种变化带来的直接效应,我们每一个人对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充满着一种吸引力,这种未来对人们的吸引力,就是科幻文学、科幻电影存在的一个最肥沃的土壤。所以,我说现在的科幻电影也好、作品也好,包括我们这些科幻作家也好,他真的就是时代的产物。
科幻作品中的未来科技会在现实中实现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努力学中文,想重回中国去”——在英国伦敦中国图书春节联展“阅读中国”【组图】
下一篇: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推出第二辑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