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gushigu.cn 作者:佚名
马家窑文化早期主要分布在甘肃中部的黄河、洮水流域和青海东北部湟水流域,中期扩展到河西走廊东部及宁夏南部,晚期则达河西走廊西部,其影响波及南至四川北部、东至陕西西部、北至内蒙古中南部的广大地区。 石岭下、马家窑、边家林、半山、马厂五个类型构成了马家窑文化,其中马家窑类型彩陶器型丰富,以盆、壶、钵、瓶、罐为主;在橙黄色陶面上,施以浓墨,形成似漆的重彩;纹饰以旋涡纹、水波纹为多见,也有平行线纹、网格纹、同心网纹等。几乎每一件彩陶上皆有河水翻卷的纹饰。点、圆、波、旋、线纹组成的水文化图案,精美绚丽,流畅飞动,变化万千。 作为马家窑文化的核心地带,临夏这块神奇古老的土地是闻名遐迩的“彩陶之乡”。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赞许地说:“自去年临夏州委州政府发出捐赠《倡议书》以来,州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增加了2万多件,其中二级文物、三级文物数量都有大幅增长。这些彩陶和玉器都是文物中的精品,使临夏州博物馆在整个层次上可以进入国内最好的行列。” 东乡县的林家遗址是重要的遗址,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临夏州文化局、东乡县文化馆对大夏河东岸的林家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发现马家窑时期房屋遗迹27处,制陶窑址3处,灰坑98个,分早、中、晚三期。出土骨器、石器、陶器、铜器等文物3000多件,其中各类工具、生活用具2000余件。值得关注的是,在F20北壁下出土了一件青铜刀,刀弧背直刃,前尖微翘起,条形、短柄,由合范铸成,长12.5厘米,是中国发现的最早铜器,号称“中华第一刀”,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外,在H54出有铜渣。 林家时期,农业较为发达。F21陶罐内盛有稷、粟和大麻籽,H19灰坑底部有大量的碳化稷、粟和部分穗头并捆成小把,整齐地放在坑底,厚达40厘米。另有3个窑穴也存稷粒。说明林家人以谷子、大黄米为主要食物,大麻子在F8、F10、F11残陶罐中均有发现,麻子可以食用,麻杆纤维可用纺轮捻线织成麻布。 琳琅满目的彩陶中,1956年出土于积石山县安集乡三坪遗址的彩陶有代表性,是马家窑类型双耳四鋬彩陶瓮,其以器形高大,图案精美而闻名全国,因其在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平上的最高成就,被郭沫若先生命名为“彩陶王”,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陶器高49.3厘米、口径18.4厘米,口平如切,短颈阔肩,腹部逐渐下收,平底。口下有四个突鋬。腹饰以对称的环形耳。器外壁以墨色绘三层纹饰。上腹施旋纹,间以圆圈点,犹如黄河奔腾、巨澜翻卷;腹下似微风鼓浪、玉珠轻溅,具有流线韵律和强烈的动感。 积石山县银川乡水地陈家出土的彩陶盆也是极有代表性的,盆高11厘米,口径29厘米,为泥质红陶,内外施以黑彩。内底核心有阴阳二神物或若太极,搅的深渊旋动,使点线流动的世界有了生命。中心绘以曲线圆点。以圆点定位,线动成形,点线变化中,形成旋动的主次结构线,交弛盘旋地构成变幻莫测的图案,外绘弧线和圆点纹,似大浪翻卷,汹涌向前,生生不息。这个彩陶盆于1984年参加全国出土文物珍品展,1989年又漂洋过海在日本展出,誉满海内外。 “中国彩陶发展到顶峰的就是马家窑文化,而马家窑文化最好的彩陶就是在临夏或者邻近地区出土的,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地区。”被称得上是镶嵌在河湟谷地一颗璀璨明珠——马家窑类型舞蹈彩陶盆,则出土于青海省宗日。高12.5厘米,口径22.8厘米。盆内两组舞蹈人,一组11人,一组13人,手拉着手,踏地为歌,体态轻盈,动作划一,显示集体洒脱舞姿的画面,仿佛隐隐传递远古音乐的神韵。 马家窑类型旋涡纹尖底瓶,点线旋涡纹穿插变化,呈现出极富运动的螺旋花纹,旋涡繁复达到极致。这非凡品,是祭祀汲水用的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