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玄机和《浣纱庙》(2)



鱼玄机和《浣纱庙》(2)

来源:www.gushigu.cn 作者:佚名


  按照鱼玄机研究专家张波的观点,鱼玄机的诗作可分为三类:一是进入咸宜观之前写给爱人李亿的诗作,真挚流畅,艺术水准高,但略显稚拙;二是进入咸宜观之后所写的诗作,反映了其既为女道所约,又想放纵的矛盾心态,复杂的情感充溢在字里行间;三是抒怀之作,这多是一种内心独白,时而自怨自艾,时而自矜自负,时而托物言志。

  以上的分类,应当说很有见地;但若进一步细化,或许也不尽然,鱼玄机的诗作中还有阳刚的一面。

  

  相较于鱼玄机的其他诗作,《浣纱庙》显得颇为另类,应属咏史之作。全诗如下:

  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

  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

  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死国消磨。

  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

  浣纱庙又称浣纱祠、西施殿、西子祠,坐落在今浙江省诸暨市城南,是纪念西施的古老建筑物,相传从汉代就有了。浣纱庙与苎萝山、苎萝村、浣纱江、浣纱石、西施滩等共同构成“西施故里”的核心区域,鱼玄机的《浣纱庙》就以此为具象,用诗化的语言浓缩了这段反败为胜的春秋风云。

  在鱼玄机之前,关于西施的史事,多反映在《越绝书》《吴越春秋》《会稽记》《舆地志》《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十道志》等史策地志中。至于鱼玄机之前的诗人,他们所写的关于西施的诗作可谓车载斗量,但着墨浣纱庙、西施殿的尚不多见,现只看到李商隐的“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

  鱼玄机的《浣纱庙》中有众多元素值得注意。诗中涉及的地理坐标有“浣纱庙”“诸暨”“长江畔”“苎萝山”等,其中的“长江”指浣江,即浦阳江,因其西侧有一座蜿蜒起伏的“长山”,故名;后来此山封给了范蠡,又名陶朱山,今人依然这样称呼。“长江畔”指西施故里之所在。诗中涉及的人物有越国大臣范蠡、吴国大夫伍子胥和“当事者”浣纱神女西施,后人把西施称为“浣纱神女”,这是出处之一。

  《浣纱庙》对古典的运用既不着痕迹,又呼之欲出。“吴越相谋”指吴、越两国互相攻伐,范蠡功成身退,成仁;伍子胥耿耿直谏,赐死。这在《越绝书》《吴越春秋》中频频出现,也在民间广为传颂。由“一双笑靥”“十万精兵”“空有青山”的文学意象可知,鱼玄机应读过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所以笔下才会流出“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的图景。如果说杨贵妃凭借“回眸一笑”击败“六宫粉黛”,那么西施的“一双笑靥”就使“十万精兵”倒戈弃甲,无边的威力都在眼波流转、盈盈浅浅的刹那间。

  在《浣纱庙》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白居易“分无佳丽敌西施”、李白“别有浣纱吴女郎”、韦应物“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的影子,亦可以觉察出鱼玄机与皎然“婵娟西子倾国容,化作寒陵一堆土”的共鸣。那么在鱼玄机之后的唐代诗人,对西施的故事又是怎么看的呢?陆龟蒙认为,“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罗隐则直抒胸臆:“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不难想见,在咏史叙事、品评人物上,《浣纱庙》是一首承上启下、别开生面之作。

  《浣纱庙》中还蕴含着鱼玄机的苍凉独白。尾联“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是鱼玄机内心的真情散发,从西施的结局中,她隐隐约约地看到了什么……天地与心境皆空,连纪念的庙宇也倾覆一空,唯有苎萝青山在,复见江水浩浩流。

  唐代涌现出不少咏史诗、咏怀诗,但多为男诗人所作。若论女诗人写的得心应手、浑然天成、兼具文学魅力与史料价值的诗作,实在是罕见。不知鱼玄机是否得到了擅长以史事入诗的温庭筠的启发和引导?

  

  鱼玄机胸怀万卷诗才,但因为是女性,这些诗作只能在江湖流传;她更不能进入考场与他人一较高下,难居庙堂之高。对此,生不逢时的鱼玄机在诗作中多有坦露,如“恐向瑶池曾作女,谪来尘世未为男。文姬有貌终堪比,西子无言我更惭”,再如“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一个着“罗衣”的女性,只能“举头空羡”那些金榜题名者,真恨自己不是男儿身!

  有唐一代,女诗人层出不穷,《唐才子传》中专门为二十多位女诗人辟出一个章节。作者辛文房将李冶、鱼玄机、薛涛列为“第一梯队”:“李季兰、鱼玄机皆跃出方外,修清净之教……薛涛流落歌舞,以灵慧获名当时。”他还对三人作诗的功力进行了一番比较,认为李冶与鱼玄机不分伯仲,薛涛略逊一筹。辛文房的评述,对后世治唐诗者似有较大影响。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06 rjx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