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gushigu.cn 作者:佚名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是茶树的起源地,也是最早进行茶叶人工栽培和制作的国家,茶文化在我国根植深厚,底蕴悠久。知名茶人静清和的新书《饮茶小史》,从两千余年的残存历史脉络、余绪之中,还原出那段中国的饮茶历史。煮茶、煎茶、点茶、泡茶,勾连、互动、衍生,展示出茶文化的持久魅力。 使人神思清爽 得以快速传播 在国内,本次“中国传统制茶技艺”申遗联动了6个省份、4大茶区,且由全国15个省44个涉茶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组成,是迄今为止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中,涉及子项目最多的一次。 全世界种茶国家高达60多个,但探本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接触的茶名、饮用的茶叶、饮茶方法、引种的茶苗、种植技术、制作工艺以及茶具茶艺等皆直接或间接源自中国。 茶文化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可见一斑。那么,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饮茶的呢?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推测:“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不过,《饮茶小史》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氏,作为传说尚可,但其历史事实却无法考证。因为在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并没有任何关于茶的记载。鲁周公是西周时期的周公旦,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传说《尔雅》一书为其所写,而《尔雅》最早记载了“槚,苦茶”。事实上,《尔雅》的成书时间,大约是在战国或两汉之间,故陆羽提出的“闻于鲁周公”,属于认知上的错误,不能作为定论。 《饮茶小史》认同清代学者顾炎武“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的判断。 蜀地在先秦已有饮茶之风。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采纳司马错之策攻蜀,大破蜀军于葭萌关,古蜀国灭亡。不久之后,秦军又灭了巴国,从而实现了“先灭蜀,继灭楚,而得天下”战略构想的第一步。秦国征服了巴蜀地区并统一六国之后,巴蜀地区的饮茶习俗,具备了向外传播的必要条件。随着秦人东破荆州,南下江陵,饮茶习俗便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地区扩散。两汉时,茶已传至荆楚大地。三国时,江南及江淮一带饮茶之风,已颇具气势。 与现代人的习惯不同,两晋之前的茶饮方式,主要为烹饮、煎饮或煮作羹饮。这是因为当时的饮食器具比较简陋,饮食还是以蒸煮为主。同时,古人认为“凡可饮之物,皆多取其叶”,这种饮食习惯也决定了饮茶多用烹煎方式。由于经过煎、煮的茶,往往浓度较高,所以考虑到口感的甜美而不苦涩,当时人们撷取的是咖啡碱与茶多酚含量较低的成熟叶片,而非如现在这样以嫩芽为贵。 我们的祖先喜欢饮茶并非偶然。茶叶中的咖啡碱,约占茶叶干物质的2%—5%,因味苦而被称之为“苦荼”。茶饮中可溶的咖啡碱,能够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它与镇静安神的茶氨酸共同作用,可使人神思清爽,思维活跃。《饮茶小史》据此分析,正因为既能令人不眠,又可使人神经兴奋,并具有一定的成瘾性,所以,茶饮能够借助嗜好人群的示范与影响,迅猛地在大众之间传播。 茶的最早应用,究竟是因食用推动了茶的发展,还是因茶的药效促进了茶的传播,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实。但是,早期茶的饮用,一定是食、药并存的,并且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毕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里,中药是一个非常广阔的概念。食药同源,但在食与药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只不过在不同的条件下,药用与食用存在着用量的悬殊而已。 从煎茶到点茶 喝茶有了娱乐性 饮茶之风突破长江、普及到北方是在唐代,而推广重镇就在山东的灵岩寺。 唐代天宝年间进士封演写了一本叫《封氏闻见记》的书,里面记载,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有位降魔禅师,在北方大力推广佛教。降魔禅师是禅宗北宗一派神秀的弟子,北宗修禅讲究渐悟,需要“时时勤拂拭”。禅修打坐时,为了“务于不寐”,就会提倡僧人饮茶提神。 随着北宗禅法在山东、河南、陕西等北方各阶层的传播,推动了饮茶在北方的快速普及。《封氏闻见记》记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文中的“邹”,是今山东邹城、济宁一带;“齐”是今山东济南、淄博一带,唐代时,济南又称齐州;“沧”是今河北沧州、天津一带;“棣”为今山东无棣、惠民一带;京邑,则是指今陕西西安、河南洛阳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