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gushigu.cn 作者:佚名
原标题:【教育观点】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力谱写甘肃教育对外开放新篇章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张国珍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是顺应世界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踏上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赋予了教育对外开放新内涵新使命。身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甘肃,要进一步融入大局、抢抓机遇、强化举措,奋力谱写甘肃教育对外开放新篇章,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聚焦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完善优化甘肃教育对外开放布局体系。深刻领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殊意义,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甘肃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充分体现教育对外开放在甘肃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担当作为。立足实际,在优化完善甘肃教育对外开放布局体系的基础上,对重点领域的架构进行重塑强化。坚持分类指导和提质增效,紧紧围绕服务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技能甘肃”打造和职业教育“走出去”、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协同创新、中外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中小学生国际理解能力培养和校际交流等重点领域,优化完善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特色引领和在西部地区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甘肃教育对外开放体系,着力打造“一带一路”甘肃教育行动升级版。 聚力“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建优建强甘肃教育对外开放引领平台。立足历史优势、地缘优势、文化优势、通道优势,融合资源、定向发力,建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职业教育分盟、“丝绸之路”产教融合育人联盟三大平台,汇集优质教育资源,在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协同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办好“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年度论坛、中新职业教育论坛、“一带一路”中小学校长国际论坛等三大论坛,涵养人脉、扩大影响。建好白俄罗斯研究院、中亚研究所、丝绸之路中医药发展研究院和农业文明传播研究中心等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与对象国合作开展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研究。瞄准向西开放大门户,积极探索与中亚、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新机制,努力开拓新渠道、新领域。主动服务“交通强国”战略,重点推动交通专业群国际化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聚势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不断扩大甘肃教育对外开放“基本盘”。按照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总体部署,着力培育、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增长极”和“基本盘”,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标志性引领性品牌项目。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紧紧依靠传统优势学科、重点培育学科和重点突破学科,高质量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自主开展中外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等校际交流合作项目,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创新研究中心、技术研发转化中心、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开展国际课程。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推动优质职业教育配合行业企业“走出去”,推进“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发展模式,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合作设立职业院校、培训中心,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和项目,培育建设“鲁班工坊”,积极申报、参与、举办国际化技能大赛。着眼“双一流”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大公派出国留学力度,强化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和小语种人才培养。发挥“甘肃省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引领作用,吸引更多国(境)外学生来甘留学。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提升来甘留学生培养质量,打造“留学甘肃”品牌。 聚拢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助力助推中外人文交流。传承弘扬丝路精神,充分挖掘敦煌文化、长城文化、始祖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打造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小而美”人文交流品牌项目,多渠道、宽视域加强中外青少年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持续推进国际中文教育,择优选派国际中文教育教师和志愿者,办好孔子学院。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突出内涵建设,建优歧黄中医学院。突出人文交流特色,稳步推进中小学校“百校结好”项目。建设甘肃国际学生文化体验基地,聚焦外籍师生群体,组织汉语演讲、音乐舞蹈、摄影绘画等易于接受、乐于体验的项目活动,以及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生动立体展示甘肃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发展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