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gushigu.cn 作者:佚名
据《澳洲新快报》报道,记者日前采访了两位华裔心理学专家,得出的结论如出一辙:中国留学生在异国他乡面对的压力,并非其稚嫩的肩膀所能承受。12万多人的庞大队伍中,相当部分的心理正处于亚健康状态。 异国压力倍增挫败感 有10多年业内经验的临床心理学家施鸣鹭女士指出,留学生群体相比在中国本土的学生而言,他们面临额外的心理负担。酗酒、吸毒等现象只是冰山一角,实际问题可能积压已久。 施鸣鹭表示,留学生普遍面临几个问题:异地文化背景的差异和语言障碍、中西方教育模式导致的学业压力,以及社会网络的断层等,导致许多留学生举步维艰,倍感无助。她指出,英文不好的学生在与本地西人交流时,可能不自觉滋生自卑和被歧视感,潜意识中会选择回避,自信心和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如此陷入沟通的恶性循环。对于家境好的学生,从优越到自卑的心理落差尤其大,容易导致心理抑郁和自闭。 学业方面,中国的被动受学和西方的自发求学差异性很大,令很多孩子无所适从,成绩不好也会令其产生挫败感。至于文化差异,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以和为贵”,对比较内向的学生而言,不满和积怨长期压抑在心中,若不懂得疏导和调适,迟早会以较为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这类学生性格变得敏感,容易被激怒,或许一句无心的话也会成为恶性事件的导火索,导致暴力行为或表现为自杀倾向。 施鸣鹭女士认为,很多学生“宅”而不出,沉迷网络和影碟,是一种回避现实的行为,转而在网络上寻找被肯定和满足感。在心理学上,他们退守内心的“安全地带”,也就越发难适应现实生活。 “情绪垃圾”无处可倾 另一位中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徐萍女士则表示,实际上包括所有移民都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不过尤其是留学生心志相对更不成熟,反映更为明显而已。她觉得,异国他乡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部分留学生连基本物质生活都保证不了,更不可能在西方文化中找到如鱼得水的感觉。她指出,任何由心理健康导致的事件都与个人性格、所处环境和成为导火索的事件有关。面对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压力,越是懂事且家境贫寒的孩子,其精神包袱可能越重。她表示,每个人都有一条“自我界线”,不懂得表达不满、自我界线模糊的孩子相对内向,但触碰到其底线时,所有怨恨都会被激发。这类人潜意识里害怕表达不满后会被人拒绝,多有自卑情绪。她以日前砍伤室友沈正昊的案子为例,认为有些罪案很难与罪犯的本质和人格直接挂钩,很多老实巴交的人往往犯下重罪。 另外,她认为匮乏的社会支持系统导致留学生倾诉无门。很多学生痛苦但隐瞒父母,也不愿与友人和老师交谈,在澳洲更难找到如中文心理热线这样的社会服务。她强调,内心积压的“情绪垃圾”一定要倒出去。若无处倾诉,唯有“打碎银牙和血吞”。日积月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子女迷失父母难辞其咎 徐萍女士指出,父母本是年轻留学生心理建设的最重要支持,但事实上很多家长的表现适得其反。施鸣鹭女士也表示,孩子“抗逆力”较差,家长责无旁贷。 徐萍指出,很多孩子来澳留学实际上是肩负着整个家庭发展方向的使命,而并非其自己初衷。特别是一些家境困难的家庭四下借贷送孩子出国,这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学生可能产生负罪感,认为亏欠父母太多。一位攻读会计的留学生在父母的影响下,以获得永居签证为实际目标,但她自身却抵触与数字打交道。这样的心态导致科目成绩一再不及格,家庭成为这名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离不开但痛恨”。她辅导的另一位留学生,极要面子的父亲为了送孩子出国而去蹬三轮。这位孩子谈到父亲时,一度放声嚎啕大哭,这也是难得的宣泄方式之一。 施鸣鹭女士强调,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独生子女,很多人从小被家人呵护备至,生活一直在遵循父母的规划,在自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存在欠缺。这类孩子不懂得拒绝,也不知道如何平和地讲出自己的不满。对一些小留学生而言,他们尚无法正确分辨善恶,海外生活的孤独令其极易受周边友人的影响,很多“黄赌毒”案例都是由此而生。 她指出,从以往在中国有人督促,到在澳洲完全放飞,很多孩子缺乏自律,这也应归咎于父母的教育。因为寂寞空虚,许多年轻男女相对更容易走在一起并同居,以求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愉悦和慰藉,以及潜意识中寻求一种“自我掌控”的满足感。在她的服务对象中,有女学生因为寂寞而乱性,结果陷入一段三角关系,痛苦不堪导致自杀未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