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实的家委会,真的有那么疯狂吗?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知识 > 教育观察 >


揭秘真实的家委会,真的有那么疯狂吗?

来源:www.gushigu.cn 作者:佚名


  央广网北京11月11日消息(记者王晶 刘一荻)个个皆出身名校,人人身怀权柄,上海某小学为竞选家委会甚至扬言要砸停茅台股票。近日,“家委会”的江湖, 可谓惊涛骇浪,将成人社会你输我赢的丛林法则强行拉入学校,但事实果真全部如此?

  记者历时多日调查多家中小学校、幼儿园,看到的现实情况却更加多元化。在记者与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六年级某班家委会会长申郁近三个小时的交谈中,他坦言,关于家委会风波中涌现的种种现象,好的也罢,坏的也罢,原因无非有三个:为了孩子,孩子,还是孩子。

  

揭秘真实的家委会,真的有那么疯狂吗?

  山东省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首届家长委员会成立。

  家委会的“多面镜”

  每单数周的上午7点半,32岁的张丽萍都会准时出现在山东德州开发区某小学门口执勤,穿着马甲,佩戴红袖章,目光紧盯着陆续入校的孩子们,维持交通秩序。她不是该校老师,也不是志愿者,而是山东省德州市某机关单位干部、二年级某班一位9岁孩子的家长。

  45分钟后,等所有孩子离开、安全进入校园,张丽萍还要从市里赶往下面的县城打卡上班。这是她刚刚加入由7个人组成的家委会不久执行的第一个任务:家长义务护卫队。

  一天在外8小时,她仅通过手机不断闪烁的家长微信群,便能知晓相隔两地的孩子在校学习状态。当然,上海某家委会竞选的“名利秀”也早在家长群里传开了。

  “可能我们中小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均衡,没有新闻中描述地那么功利,我觉得那是个案,订卷子、上保险、组织活动这些日常的小事儿,老师都会提前问家委会意见,再由家委会和各位家长沟通协商……”

  张丽萍也许只是全国千万个家委会成员中的缩影,但并非全部。如今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与张丽萍所处年代不同,家长的身影出现频率较高。但手伸得长短,她也没法界定。“辛苦点不怕,最怕个别刷存在感的家长,一旦掺杂了别的东西,就肯定变味儿。”

  但连任6年家委会会长的申郁觉得,只要给孩子带来乐趣就行了,家委会成立的初衷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与远隔300余公里的山东不同,北京这个由5人组成的家委会成员已成立6年,且从未换届。他们会经常组织孩子假日包饺子、办时装秀,每两周还会举办一次家长课堂。开始是由每位家长结合各自擅长的领域,精心准备PPT,讲折纸、讲历史……申郁记得,自己首次开讲的主题是教孩子如何理财。为此,他准备了有足足半个月。

  后来,家长课堂的主角慢慢地变为孩子。在申郁看来,这个由家委会组织的家长课堂益处很多,但最关键的是建立起老师、孩子、家长之间的桥梁。“一旦一方有失平衡,很多东西即使有制度支撑也没用。”申郁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给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回忆是用钱、名利换不来的。”

  但家委会的这趟水,也并非像申郁、张丽萍想象得那样清澈见底。

  送礼、炫富、攀比……早已无所不在,有时甚至直接蔓延至家委会。距离北京不远的河北某初中家长李强,每天都会关注家长群里的动态,有时和孩子相关的内容也会回复几句。

  不过,在前两个月,他发现家委会成员多次在群里谈论教师节给老师送礼的事儿,见老师没回应,成员们却讨论得越发热闹,“有的竟然提议送名包”。

  有些家长一开始没回应,可到后来也接连议论起来……最后,这场闹剧以多位家长的退群反抗而被迫停止。但类似这样的事儿,发生过不止一次,还有部分家长借助班级活动,和其中地位显赫的家委会成员套近乎、拉业务……

  李强觉得,“你看不惯,但你也管不了,管好自己孩子就行了。”

  

揭秘真实的家委会,真的有那么疯狂吗?

  一位家委会成员在吃饭间隙,打开电脑为孩子们的活动做准备

  “每个家长心里该有杆秤 即使官居高位也是家长”

  众说纷纭,家委会这块江湖版图,孰是孰非,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到家长、老师、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有人说,三者之间就好比医患关系,一位来自广东网名为“悠悠爱擎天柱”说,有的妈妈真是不容易,孩子成绩不好,又想当班干部,自己想跻身家委会,只好在家长群里努力当第一个回应老师消息的人。

  “可惜大部分家长都不怎么发言,就那几个妈妈天天‘收到’‘谢谢’”,但这仅仅凸显了家委会浅层面的问题。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06 rjx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版权所有